为更好地反映通安镇在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上所取得的成果,展现居民群众新时代下的幸福底色,共同描绘新征程的美好画卷,近日,通安镇邀请20余家媒体记者开展了“聚焦民生发展 感知幸福通安”全媒体集中采风活动。
来自央媒、省媒、市媒的记者们深入通安镇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中心、通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民俗馆以及树山村,聚焦通安的民生发展,切实感受通安居民的幸福实况。
通安镇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中心位于通安镇街西村,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,占地面积9.86亩,建筑面积约4700平方米。中心拥有机耕、机播、机防、机收、烘干等农机具30余台套,总体服务规模5000亩左右。中心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大米加工技术,具备自动化进出粮功能,配备5台20吨谷物干燥机,采用低温循环烘干,每天可烘干新鲜稻谷100吨,烘干后的稻谷通过输送系统送入贮存的干谷仓,干谷仓占地面积520平方米,有效容量约2000立方米,可贮存稻谷1200吨。稻米加工中心还引入了整套加工设备、从谷糙分离、厚度分级,到碾米、分级、色选、抛光,每天最大可出产成品大米50吨。
![]()
![]()
依托完备的设施基础,通安镇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中心实现了耕整地、种植、收割、秸秆还田、高效植保、产地烘干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服务。
通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集镇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文体中心、民俗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场所,成为集理论宣讲、志愿服务、文明创建、教育服务、科技与科普服务、体育与健康服务、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平台。也是一个集学习宣传、文明实践、展示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为一体的新平台、新阵地,为加强党的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阵地,为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提供了园地,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地。
![]()
![]()
![]()
而通安民俗馆就位于通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楼,场馆面积约为120平。场馆以“通安记忆”为主题,全方位展现这座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与民俗风情。馆内设“寻根溯源”“物件探微”“续写新章”等展区,通过历史沿革、传说故事、苏绣技艺、水乡饮食、居住习俗与节庆活动等内容,再现通安从商末萌芽至当代发展的历史轨迹。民俗馆既保留了传统民俗的精髓,也记录了新时代通安在党的领导下焕发的新貌,是了解通安文化、寄托乡愁情怀的重要窗口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树山村作为通安镇唯一的保留村,位于大阳山北麓,东接姑苏古城,西邻浩瀚太湖,生态环境优美,历史底蕴深厚,凭借1000多亩云泉茶、2000多亩杨梅、1060亩翠冠梨的“树山三宝”闻名于全国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,树山村坚持党建引领乡建,深入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创建“树时代先锋 护绿水青山”党建品牌,释放“党建惠农”联盟效应,不断激活“绿水青山”生态引擎,形成了以杨梅、茶叶、翠冠梨为主,农家乐、精品民宿为辅的生态旅游产业,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、农旅文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![]()
![]()
随着树山村农文旅发展的不断成熟,也逐渐吸引了一些全新的业态入驻这个小村庄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“白日梦想”摄影基地。
![]()
![]()
“白日梦想”涵盖了影视基地、小众婚礼、求婚派对、生日派对、成人礼、展览、品牌活动、下午茶等多元化服务,无论是热衷于电影拍摄的影视爱好者,还是希望拥有别具一格婚礼的新人,或是寻找特别时刻的年轻人,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。
![]()
三层别墅、南北通透,法式复古的装修风格,与江南乡村的粉墙黛瓦碰撞,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。内部以奶油法式为画布,描绘自然舒适的动态氛围场景,古典的家具、复古的器物、优雅的楼梯,现代与复古元素的融合,温婉而典雅,触手可及的石材与木饰装置,予人温润的柔和之感。600㎡室内场景、200㎡室外场景,加上丰富的空间层次,可以满足关于创作的各种想象,因此成为村内的热门商家。
![]()
![]()
民生发展没有终点,幸福追求永无止境。近年来,通安镇用实干破解民生难题、用担当回应群众关切,接下来,通安镇也将持续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补齐民生短板、增进民生福祉,奋力书写更高质量、更具温度的幸福通安新篇章。(通萱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