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11月13日,由姑苏区人社局主办,吴门桥街道承办的“锦上添花,非遗传情”乐龄学堂活动温情启幕。活动以宋锦荷包制作与缠花发簪工艺为核心,邀请非遗老师亲临授课,让退休居民们在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工艺魅力,以文化浸润夕阳红,用匠心点亮晚年生活。
非遗课堂启新篇 匠心传承润心田
![]()
![]()
活动伊始,特邀非遗手艺人侯老师以宋锦的千年历史为脉络,结合图文展示与实物鉴赏,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宋锦“经纬交织、锦绣纷呈”的织造技艺,以及荷包在传统服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。王老师则以缠花发箫为切入点,通过视频演示与现场拆解,生动呈现了“以丝为骨、以瓣为魂”的缠花美学内涵。两位老师通过实物展示、步骤拆解等方式,将复杂的非遗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讲解,让学员们沉浸于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中,不时发出阵阵赞叹。
巧手拈花织锦绣 银发生辉绽芳华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实践环节中,老师手把手指导大家进行制作。宋锦荷包组的居民们专注裁剪面料、穿针引线,在经纬交织的锦缎上勾勒轮廓、缝制成型,指尖流转间,一个个纹样精美、寓意吉祥的荷包逐渐成型;缠花发簪组的居民们则耐心梳理丝线、缠绕花片,从花瓣塑形到组装点缀,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,原本普通的丝线在大家手中绽放出灵动雅致的花姿。过程中,居民们相互交流技巧、分享心得,遇到难题时及时向老师请教,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,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文化赋能夕阳红 社区共筑幸福圈
![]()
![]()
活动尾声,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,看着亲手制作的荷包与缠花发簪,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。“退休后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接触非遗工艺,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,还感受到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魅力,特别有意义!”参与活动的王阿姨开心地说道。不少居民表示,希望社区今后能多举办此类非遗体验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、喜爱传统工艺。
![]()
一针一线织就文化传承路,一缠一绕凝聚银发向党心。此次“锦上添花,非遗传情”活动,不仅为退休人员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,更让非遗文化走进日常生活,在传承技艺的同时,传递了社区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暖。接下来,吴门桥街道将持续依托“海棠红韵 乐龄学堂”品牌,挖掘非遗文化资源,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,让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享的幸福底色更加浓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