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胜地,太湖明珠
今年无锡可是C位出道
作为央视春晚分会场
直接把江南的颜值拉满
作为江南水乡同款,锡山的荡口古镇汇聚了独属于江南的浓浓年味。春节期间,央视阿拉伯语频道记者探游荡口古镇,向全球观众展示荡口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年味景象。精彩纷呈的水乡婚礼、独具特色的荡口美食、流光溢彩的水乡风光,让人流连忘返。
锡山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喊您
来感受独属于江南的浓浓年味
欢迎大家来打卡
就让我们跟着央视的镜头
抓住假期的尾巴
一起去游古镇、贺新春
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舞台上,“黄鹄” 号以及口琴吹奏《歌唱祖国》惊艳亮相,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蕴含着满满的爱国情怀。
“黄鹄”号
近代工业的启航之母
古运河的粼粼水波倒映着霓虹灯光
好一幅“人家尽枕河”的民俗风情画
一艘宏伟的轮船停泊在古运河之中
它正是春晚分会场的造景之一
黄鹄号
相信大家在高中历史课本里见过“黄鹄”号的身影,它是中国人自行研制,并以手工劳动为主建造成功的中国第一艘机动轮船,也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新成就。
“黄鹄号”复原模型
1861年,曾国藩等“洋务”先驱奉行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主张,在安徽筹建兵工厂,尝试着建设一艘蒸汽轮船。在曾国藩的大力引荐下,作为当时科学技术方面大家的徐寿和荡口人华蘅芳来到安庆,从事机动船只的研制工作。经过多次改进,反复实验,终于在1865年造成了我国第一艘木质明轮蒸汽轮船“黄鹄”号。
这艘轮船长17米,航速每小时二十余里,自重25吨,除了“用于主轴、锅炉及汽缸配件之铁”购自外洋,其它一切器材,包括“雌雄螺旋、螺丝钉、活塞、气压计等,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”。它的问世轰动了国内外。可以说“黄鹄”号既是一条“蒸汽船”,更是一条为国人争了一口气的“争气船”。
华蘅芳的成就为世人称道,更为家乡人民所珍爱。1998年,当地镇党委政府投资80多万元,修缮了华蘅芳故居。修建后的华蘅芳故居恢复了“惇惠堂”“荔雨轩”和“行素轩”,全面展陈华蘅芳的生平事迹学术成果和历史贡献。
《歌唱祖国》
永恒的爱国旋律
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,胜利歌声多么响亮。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,从今走向繁荣富强。”
锡山女孩郭牧孜用口琴吹响《歌唱祖国》的激昂旋律,其词曲作者正是锡山籍音乐家王莘。
在坐落于荡口古镇仓河北街杨家弄口的王莘故居纪念馆内,王莘生平和《歌唱祖国》词曲的动人魅力得以充分展现。
1950年9月15日,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,时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的王莘到北京为乐团购置一批乐器,当他从西四牌楼赶往火车站准备回天津时,看到天安门前挂着大红灯笼,节日气氛很浓,又恰好遇见一队少先队员举着花束,吹着喇叭,打着小鼓,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天安门走出来。这个情景当时便感动了王莘,一下子得到了灵感。红旗飘扬,歌声嘹亮。
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,王莘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,用恩师冼星海送给自己的铅笔写下了《歌唱祖国》的前半段。因为一时找不到纸,他就把歌词写在了烟盒上。伴随着火车的行进节奏,“越过高山,越过平原,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”,后半段的歌词与曲谱也几乎同时喷涌而来。
《歌唱祖国》完成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王莘油印了歌谱,到学校、工厂、农村和码头去亲自教唱,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。
新中国成立两周年前夕,在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推荐之下,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文件,要求在全国传唱《歌唱祖国》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录音并灌制成唱片发行。当年10月1日,王莘受邀到天安门观礼。从这一天起,每逢重大庆典和节日,《歌唱祖国》的旋律都会响彻大江南北,如今已成为中国重大活动的礼仪曲、开场曲或结束曲,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“第二国歌”,成为跨世纪的红色经典。
岁月长歌
古韵里的人文历史
荡口古镇除了华蘅芳故居和王莘故居,还有不少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人文故居。它们如同一本本厚重的史书,静静诉说着古镇的往昔。
钱穆旧居
钱穆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、教育家、国学大师。自幼因求学,父母以孟母择邻的方式带他来荡口读书。如今作为旧居的王家祖宅,修复后的建筑面积710平方米,展陈着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荡口童年生活、学习和成年后教书的工作经历,让人们能近距离感受这位国学大师在荡口留下的成长印记。
钱伟长旧居
钱伟长是中科院院士、中国近代力学之父。钱伟长旧居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因七房桥钱家老宅失火,钱伟长4岁时随四叔迁居至此,这里见证了他人生的起点。旧居为晚清水乡民居建筑,三间三进、砖木结构,占地面积516.6平方米。馆内以“大师人生轨迹”为主旨,多维度展示他的生平与爱国事迹。围绕爱国主义主题,引入沉浸式剧本体验等互动形式,配套趣味游戏和展陈空间,如今已成为科普研学基地与文旅融合平台。
华君武漫画馆
华君武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,他的漫画作品以幽默诙谐又针砭时弊著称。华君武漫画馆内展示了他各个时期的经典漫画作品,从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刺漫画,到充满生活趣味的小品漫画,都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,让人们能了解他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。
会通馆
会通馆是明代华燧的读书室与印书工场。华燧开创铜活字印刷先河,在此印出最早铜活字印本。如今的会通馆展示印刷术发展历程等,还通过创新手段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,是了解古代印刷文化的好去处。
还等什么?
快来荡口古镇
跟随央视镜头
亲身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好